YutongZhao
YutongZhao 生于中国北方,自2014年起旅居加拿大,酷爱爬山、徒步、尝试各种新鲜事物。

人间山脉最奇崛——徒步阿尔伯特山

人间山脉最奇崛——徒步阿尔伯特山

阿尔伯特山

前言

阿尔伯特山,海拔1151米,魁北克第九高峰。得名于英国著名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。位于加斯佩西省级公园(Parc national de la Gaspésie)。 该山以其独特的山顶苔原地貌闻名魁北克省。老战友一直给我种草这个神奇的公园。怎奈何这公园离城市太远,八百多公里的路程不是说去就能去的,恰逢北美的劳动节(22年9月4日-9月6日),他从多伦多启程,来蒙特利尔与我会合。经过八个多小时的漫长路途,我们终于到达了加斯佩西省级公园。这个公园给了我本年度最奇妙的探险经历,在此强烈推荐。

一点点地质学

阿巴拉契亚山系(Appalachian Mountains)是北美洲东部最著名山脉系统。尽管该山脉主要在美国境内,但是山系北麓一直延伸到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省以及纽芬兰岛境内,从美国佛蒙特州的绿山(Green Mountains)一直到魁北克的加斯佩半岛的大片山脉被称为圣母山脉(Notre Dame Mountains)。

由于地质年代久远(形成于距今大约4.8亿年的奥陶纪时期),侵蚀风化严重,该山脉的平均海拔高度仅有约600米。一些曾经的山脉甚至已经被夷为平地,还有残存的山脉成为了如今的丘陵状起伏,河流在数以亿计的岁月里塑造出了陡峭的河岸,留下了类似浮雕一样的地貌,被称为阿巴拉契亚地貌(Relief appalachien)。

有兴趣再了解的朋友请移步我上一期的延时摄影:

从纽约到蒙特利尔:横越阿巴拉契亚山脉

视频中绝大部分的行驶都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中,均为典型的阿巴拉契亚地貌。

我们此行去往的奇克-乔克山脉(Chic-Choc Mountains)坐落于加斯佩半岛中部,东西走向与圣劳伦斯河湾平行,其中有加斯佩西省级公园风景绝美。公园其中雅克·卡迪亚山(Mount Jacques-Cartier)则是阿巴拉契亚山系在加拿大境内的最高峰。也是魁北克省的第二高峰。该山同样值得专程拜访,只不过此行时间有限,再加上老战友已经去过,因此阿尔伯特山成为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。

徒步路线:

阿尔伯特山全游览路线(Tour of Mont Albert),全长20.5公里的环线,高差超过1100米,难度评级为专家级(expert级别比difficult更高,这也是我第一次挑战专家级路线),没有野外大量徒步经验的同学不建议轻易尝试。攻略平均用时8个小时,我们本次实际用时8.5个小时。我们自认为体力不错,完成这条路线后依旧精疲力尽。

从营地出发,一路来到游客接待中心。由于地广人稀,公园内几乎没有手机信号,只有接待中心提供免费的WiFi连接。我们选择了逆时针方向。最开始一路爬升,平均坡度25%,仅用两个半小时就登顶。神奇的是,登顶后在北坡会收到几乎满格的LTE信号。这也是在公园内为数不多恢复通讯的时刻,不过这点通讯随着行进一会儿就没了。

此时乐观的想法占据脑海,认为此行6个小时完成完全有可能,但是后来的经历证明了我的天真。

简单休息过后,我们就继续了我们的征程。

后来沿着河谷一路向下,冰川活动留下的巨石在河道中散布,极大拖延了我们的行动的速度,这也是专家级别的难度所在。

一路来到恶魔湖(Lac du Diable),水面宁静,湖光山色。与魔鬼并无半点关联。后查阅资料才知,此处湖泊得名与路西法或者撒旦这种宗教传说无关,主要是由于之前的徒步造成的巨大体力消耗,徒步游客至此已经经历过“魔鬼般的痛苦”,故此得名。

看到圣安妮瀑布后就意味着我们离营地更近了,很快就回到了来时出发的游客接待中心。虽然最后计步器显示我们一共走过了23公里的路程,后半段大片的碎石路也曾让我们怀疑人生,但是这一路不曾见过的风景,和一路未曾断绝的惊叹,成就了我们的此行最重要的意义。 结语 也曾到访中岳嵩山、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,风景各异。在中华文化之中不可或缺、也不可磨灭。

“东岳泰山之雄,西岳华山之险,中岳嵩山之峻,北岳恒山之幽,南岳衡山之秀” 恰似传世名画《千里江山图》,泼墨写意,带有浓重的中华文化底蕴。

也曾到访加拿大落基山脉,班夫、贾斯伯、幽鹤。俊美非常,若把山峰拟作人,顺便考虑上那地质年代的因素。那么对于落基山脉,则好似那十七八岁的姑娘、小伙,风华正茂。每座山峰都那么的天生丽质。

阿尔伯特山与以上皆不同,由于景色过于奇崛无以名状,恰似那西方的传世名画《蒙娜丽莎的微笑》。虽早已过了青春年少的时光,但此时此刻,却刚显露出那万种风情。

最后,以《十年人间》的歌词作为结尾:

有最奇崛的峰峦

成全过你我张狂

海上清辉与圆月 盛进杯光

有最孤傲的雪山

静听过你我诵章

世人惊羡的桥段 不过寻常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